




下面我們就來簡要回顧一下由福州市律師協會青年律師發展委員會精心設計并多方奔走聘請的各路大咖導師們為我們帶來的課程以及學員們給我們帶來的驚喜吧!
第一方面
宏觀政策理論學習

王利平副教授從中國律師行業總體情況、執業現狀、黨組織建設情況等方面,對全面依法治國中律師的角色和責任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淺出地分析和詮釋。
他指出,律師作為多元化的法律專業從業者,參與國家的法制建設與制度設計,有著內在專業優勢和可能性,黨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律師行業黨的建設工作的通知》正是這一歷史必然性的體現。
在世界大勢與中國法治進程過程中遍布機會,中國青年律師大有可為,應多做順應潮流的前沿學術研究。青年律師應當不僅把“律師”作為一份工作,更需勇于承擔這一職業的社會職責,敢于擔當,迎難而上。

閆興教授通過分析美國的政治環境,比較中美之間的政治結構、體制改革等問題,細化了兩國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差異問題,并且對當前我國對外、對臺戰略也作了一定分析。該門課程內容設計兼具理論深度與實踐價值,原本可能略顯厚重和艱澀的內容,在閆教授生動地講解下,也讓學員們聽得入神。
通過這門課程學員們更加深刻的意識到,提高政治覺悟、擁有大局觀是當前青年律師成長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青年律師的長遠發展,離不開廣格局、大情懷、高政治素養的自我修煉,不僅要樂于奉獻,還需提升專業視野,更加要提升行業視野、專業視野,乃至政治視野、國際視野。此外,也讓參與青訓營的青年律師們深深感受到,國際政治、家國情懷似乎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名詞,而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情,是青年律師必然背負的歷史使命。
跨專業的職業課

隨著時代的變遷,案件信息的查找來源從報紙演變成互聯網,不僅極大的便利了我們的信息獲取,也增大了信息檢索的技巧難度。來自國浩(天津)律師事務所的管理合伙人、天津市律協民商事專業委副主任曹會杰律師為學員們分享了《法律檢索方法與場景應用》。
曹律師通過理論鋪設、工具教學、實例展示等方式,多方位地向學員們展示了多樣化的法律檢索。比如可以利用無訟、阿爾法等檢索平臺,多方面對案件進行類案檢索;以及學會利用采用口語轉換和同義詞轉換等方法設置關鍵詞,使得我們的法律檢索更加全面;同時,在檢索過程中特別提示學員們應當注意檢索文件級別的優先順序,以便精準查閱到我們所需要的資料。

薛麗娟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市場調研等資料展示,讓學員們意識到律師打造個人“ip”的重要性,并且通過實例展示等方式,真真切切地讓學員們學習到如何通過個人品牌的宣傳獲得市場的紅利、如何管理自己的朋友圈、如何從0基礎開始經營個人宣傳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青年律師如何通過明確定位、選擇渠道、持續輸出、承接服務等方面一步一步的打造個人IP。
這堂課也讓許多學員們大呼獲益良多,學員們在課后交流中都表示已經開始意識到青年律師個人宣傳及形象的重要性。

首先,在表達有效信息的高效傳遞上,陳老師分享了多級目錄的信息傳遞方式、避免對抗性的表達、信息傳遞的對象感明確等具體方法。并通過具體的事例,向學員闡述如何將演講信息中的時間膠囊化、內容結構化、信息顆粒化。
其次,陳老師強調在演講中應以時間感為最高追求,避免過多的情感抒發,追求簡潔的要素藝術表達方式。
最后,在演講后的傳遞上,陳老師希望學員們學會使用前臺語言,簡潔、通俗的表達,并通過視頻案例生動的展現給學員們。陳老師口才之精湛,談吐之風趣,尤其是其強大的節奏把控,帶動了全場熱烈的氣氛,著實讓人印象深刻。
青年律師的責任感養成

于會長以“知行合一”為本次課程的核心,告誡青年律師應當注重學習,特別是引導學員加強自我學習。其次,在合格的律師向優秀律師的進階問題上,于會長引用習總書記提出的“不忘初心”闡述了律師的初心、律師的職業精神、律師的思維、律師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律師的職業形象,勉勵青年律師不忘初心、恪守職業精神、追求正義、崇尚理性,遵循倫理,有社會責任。
最后,在關于如何進階為領導者的問題上,于會長認為需要培養專業人士的領導力,需要訓練有素、有才智、有遠大目標的人,并需要養成良好的工作及生活習慣,加強交流共同成長。
團建與自我學習








同時,抽選辯題的方式也采用隨機抽取的方式,無法自己挑選題目但又要在短時間內形成系統的理論和觀點,這也與律師業務實踐暗合。在僅僅一個小時的準備時間里,5個小組分別進行頭腦風暴,集思廣益并推選出適合發言的人選。
在最終的展示階段,各小組派出代表,將本小組觀點的嚴密論證、獨到而富有激情的表達以及演講的優雅風度等都一一展現在了大家的面前。這個活動不僅再一次磨練了團隊的配合,也給了大家許多啟發,律師行業的團隊工作不正是這樣“集體智慧、分工配合、集中輸出”的模式嗎?





這很可能是所有學員們自參加國家司法考試之后第一次大規模且集中式的記憶訓練,所有學員在青訓營課程的閑暇之余都在認真研讀民法典,而實際上這場比賽更是團隊分組配合對抗的一次大檢驗。





最終獲得最高分的兩個小組不僅自青訓營集結之日起就認真相互督促學習民法典,更是通過相互的分工配合,在記憶法條和理解適用上達到更加精準的程度,著實令人佩服。
學員們通過此次知識競賽深切感悟到平時的磨練、困苦在最終的成績面前,其實也渺如云煙,但只有腳踏實地的去鉆研,付出時間與精力去追尋,才能得到那個我們夢寐以求的目標,成功沒有捷徑可以走。
結 語
學員自創活動更是緊扣青訓營的主題與主旨,以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的培養為主要目的,以團隊組建、協作、分工、成果集中輸出的簡易體驗模式,讓學員們有了最為直觀的感受,為青年律師的成長,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青年律師要成為行業的未來,擔負起發展的重任,不僅需要腳踏實地的努力,更加需要謙卑但積極的態度,胸懷家國,勇于擔當。愿我們心中有夢,向陽而生,不負韶華!
